8月9日,网友郭先生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显示在火车站内,一辆列车旁,有身穿铁路制服的人员正趴在地上,在站台和列车之间的缝隙中拽着什么,旁边还有几名乘客模样的人正在帮忙。
中考后,杭州16岁姑娘彻底“放飞自我”,惹出了大麻烦!医生:近年来多发,有些孩子最后只能手术
暑假,原本是放松身心的好时机。但对16岁的杭州女孩小林(化名)来说,却因过度沉迷电子产品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健康危机——玩平板游戏仅月余,她竟出现了“斗鸡眼”(内斜视),看东西重影,无法正常阅读。近日,她在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被确诊为急性内斜视,需先观察三个月,后续很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上海一外卖员取餐后摸脸前台女孩,客服回应:如若属实会对骑手做出相应处罚
据媒体报道,8月10日,一名外卖员在上海某店铺取餐后,对前台小姑娘实施了摸脸行为后迅速逃离现场。
真夸张!买辆新能源车竟没电池,买断电池再付10万?北京法院判了
姚先生通过某二手车交易平台以17.82万元的价格拍得一辆二手新能源汽车,提车后却发现车辆未配备电池,需额外支付高昂的电池租赁费用。要求退钱还车遭拒后,姚先生将卖家和平台诉至法院。近日,北京朝阳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认定合同订立存在重大误解,依法撤销合同,卖家和平台需退车并退还相关费用。
卸载!卸载!卸载!有人瞬间损失近10万元
“女士您好,因本公司航班取消,现为您购买的机票退费理赔,请您点击网址下载软件办理……”
喝错水=中暑加速,高温天补水公式来了
体感温度超40℃、湿度超70%,“真的要热化了”、“命是空调给的”等持续刷屏。入夏以来,全国多地遭遇持续高温,中暑相关新闻频上热搜:“公司团建5人中暑1人热射病进ICU”、“某地急救中心1周因中暑等出车105趟”、“快递员热射病心脏停跳9分钟”、“哈尔滨高温居民排队装空调”……
宁波10岁小孩哥暑假忙着做菜!妈妈“求助”:能抵暑假作业吗?班主任:拿菜来!
10岁小学生爱上下厨,暑假变身“家庭御厨”,班主任:拿菜来可抵暑假作业。
圆梦清华!乌海篮球小将朱伟皓,厉害了!
近日,清华大学2025年本科新生录取名单公布,乌海篮球小将朱伟皓凭借出色的运动成绩和优异的文化课表现,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渠道被清华大学体育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录取。这位意气风发的球场少年,用汗水和智慧实现了体育与学业的双赢。
儿子“独吞”300万元房款,还将老母亲“扫地出门”?沪上法院出手
近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二中院”)披露了这样一起家庭纠纷案件。
上海市医保局:医保主系统已恢复正常,将深入查明故障原因
8月11日,多位网友反映上海医保系统疑似出现故障,在医院看病无法使用医保进行结算。
连续恶意“掐点”怀孕!女子4年生3娃,真相让人愤怒……
据山西晚报报道,8月7日,记者从晋城市城区人民检察院获悉,检察机关通过精准监督,将一名利用连续怀孕、恶意规避刑罚的罪犯陈红(化名)收监执行。
离职证明拖了3个月,公司被判赔6000元
8月11日,记者从武汉市硚口区法院获悉,经审理,该院认定小王被新公司不予录用与前工作单位延迟出具离职证明存在因果关系,前工作单位应对小王进行赔偿。
北京一影院离职员工激活近7000张过期电影票牟利,法院判了!
男子李某从一家影院公司离职后,偷偷用前同事的账号进入票务系统,将近7000张过期电影票重新延期“激活”卖给黄牛牟利。经西城检察院提起公诉,李某近日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刑。
自导自演诈骗63万!一“影帝”在巢湖落网……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诈骗套路层出不穷,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为此,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36岁大学生唐尚珺骑行抵达西藏尼玛县,网友提醒“小心藏马熊”,当地文旅局回应
8月11日,36岁的大学生唐尚珺发视频,称自己已抵达西藏那曲市尼玛县。视频中,他戴着头盔站在尼玛县游客中心前,向镜头介绍:“‘尼玛’在藏语中有太阳之意,寓意为太阳照耀之城。”他还向网友介绍了尼玛县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人口规模和著名景点。
深圳图书馆玻璃不遮光,多位读者撑伞学习,回应:靠窗有一小段时间晒,可协调换位置
8月10日,有网友发帖称在深圳图书馆,有数位读者因太阳太大,在桌上撑起了太阳伞。根据网友帖子中的图片,在“撑伞读书”的书桌旁有一扇大面积落地玻璃窗,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图书馆内部,还有部分书桌配备了落地式遮阳伞。
企业微信被冒用,警方打掉一盗号引流团伙
日前,钱江世纪城派出所接到多家店铺商家反映称企业微信被人冒用,有同事上当受骗。
2岁宝宝差点没了双手竟是因为这件家家必备品!家长们请别再随手放
管道疏通剂大多含强碱性成分(如氢氧化钠),可以和水、油脂、头发等常见污物发生化学反应,分解这些物品,从而缓解堵塞。
女乘客夜班车上突发疾病,杭州一公交车一站不停,直送医院
这两天,一段视频火了,杭州夜班公交车上一名乘客突发疾病,出现心脏不适、胸闷等症状,公交司机一站不停直达医院,争取宝贵时间送医救命。
突击检查后厨!假“原切”牛肉现原形……
在线上平台,“原切”成肉类及其制品销售噱头,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原切肉”的信任和对专业术语的认知盲区,将各类调理肉都套上“原切肉”的标签,甚至隐瞒添加剂成分。8月上旬,《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