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大理市“8·9”搜救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8月9日13时43分许,大理市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8岁男童在大理市大理镇阳和茶厂附近走失。
大理市立即组织公安、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应急、林草、“苍山卫士”及大理蓝天救援队、大理山地救援队等救援力量,到走失地附近开展搜救。与此同时,当地普通民众、具有救援经验的志愿者等纷纷自发参与到搜救工作中,无数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寻找这个孩子。
寻人启事
为寻找男童,当地出动搜救犬和无人机
男童走失地附近区域沟壑交错、植被茂密,截至8月10日16时40分,已累计投入救援力量300余人次,搜救犬2头、无人机4架、热成像仪5部。目前,参与救援人数不断增加,搜索范围进一步扩大,在男童走失地及周围地带6个区域,全力开展搜救工作。
情况通报
8月11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大理市应急管理局获悉,搜救仍在进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场参与搜救的有公安、应急、城市消防、森林消防、苍山卫士、蓝天救援队以及一些民间自发的团队。救援有进展会第一时间对外公布。
现场搜救的人员
曾是蓝天救援队员,民宿女老板和厨师阿姨成为志愿者:“不出力,这一晚上就睡不着觉”
8月11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上了两位参与搜救的志愿者。其中一位是来自成都的杨女士,杨女士称她此前在成都是蓝天救援队队员,现在旅居在大理开民宿,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想赶赴现场参与搜救。
“就想趁着孩子还没有过第二个夜,我们就是尽自己的力,管他呢,不出力,这一晚上就睡不着觉。”杨女士告诉记者,在得知她要去现场搜救,民宿的厨师阿姨坚持要跟着一起去,阿姨今年已经60岁了。
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在连夜搜救
杨女士告诉记者,由于走失的小孩患有自闭症,语言交流可能存在困难,于是用孩童母亲录制好的呼唤声循环播放,希望小孩能够听到做出回应。参与搜救的志愿者携带好扩音喇叭,边走边播放呼唤音频。
受访者供图 搜救现场用扩音喇叭播放孩童母亲说话声音
“一共进了两次山,第一次沿着别人搜过的路,感觉这样不行,于是撤下来休整了一下。第二次沿着溪谷走,结果穿了雨鞋脚也磨烂了,衣服都湿透了,但是还是想尽力。”杨女士称第一次上山时,沿着别人搜过的路,感觉没有收获,于是便撤回到营地,稍作修整后,在10号晚上的10点15分第二次上山搜救。
第二次搜救时,队伍中有经常“跑山”的老手,对地形更熟悉,于是第二次杨女士一行人便沿着溪谷把附近有可能的地方都搜寻了。“沿着溪谷有很多的洞,我们把洞、墓穴这些地方都进去看了一遍。”杨女士称第二次搜救持续到凌晨一点多,脚上全是水泡,衣物已经彻底湿透,于是便返回了。
受访者供图 杨女士一行人第二次上山搜救轨迹图
另一位参与搜救的受访者是从丽江赶过去的牛先生,牛先生10号凌晨4点左右赶到了救援现场,他是登山俱乐部的,也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他最担心的是小孩从9号走失后一直没有进食,由于苍山晚上温度低,消耗的热量更大。“晚上估计只有十五度左右,他穿得也比较单薄。现在出动了无人机热成像、搜救犬这些,感觉还是期待奇迹的发生。”
受访者供图 用无人机查看周围情况
救援彻夜未停,志愿者群成员已有数百人
男童走失后,参与救援和后勤保障的志愿者们组建了多个微信群。截至8月11日下午2点,其中一个“一线搜救沟通群”人数已超过370人,志愿者们在群里实时沟通搜救进展。有专人负责制作寻人启事,并分工张贴到事发地周边区域。
“物资群”人数也超过200人,记者在群内看到,有志愿者自己蒸了鸡蛋玉米,“这冷了也可以吃,晚上志愿者如果上山也可以吃,比较方便带着。”大家在群内搜集和清点来自各方的物资,并送给搜山寻人的消防队员。到8月11日凌晨4点,还有志愿者在群内沟通,早上7点多,群内又开始活跃起来。群内不停沟通救援工作的同时,还有不少志愿者和捐赠者被邀请入群。
截至发稿,搜救仍在紧张进行。
苍山,亦称点苍山,苍山山脉连脊屏列自北而南由19座山峰组成,海拔3074~4122米,最高峰马龙峰海拔高达4122米,与西坡河谷相对高差约2500米,与东坡洱海相对高差约2100米。
记者 | 于韬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