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再也不碰酒了!”,是什么原因让曾把白酒当“白开水”喝的72岁的老张突然“开悟”。
酒杯烟盒里泡大的癌细胞
这个月,鄞州区第二医院心胸外科接连收治了5位像老张这样的食管癌患者。这串扎眼的数字背后,藏着一个个被不良习惯“喂养”出癌症的故事。
“无酒不成席”的老张,从年轻时起,中午一定要喝几杯“提神”,睡前抿几口“助眠”,一天一斤白酒雷打不动。烟盒更是常年揣在兜里,“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口头禅说了半辈子。
今年清明前后,老张突然发现吞咽变得越来越困难,食物总像是卡在喉咙里,后来连粥都咽不下去。
在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后,医生发现其距门齿约25厘米处的食管壁上长了个直径约3厘米的肿瘤,病理提示为“鳞癌”。
转诊到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心胸外科后,胸部CT检查结果更让人揪心——肿瘤已经把气管挤成了窄缝。在接受了食管癌手术后,老张这次终于决定戒烟戒酒。
无独有偶,王师傅不久前同样确诊了食管癌。与老张一样,今年73岁的王师傅平日里烟酒不断,每天半包烟、2到3两白酒,40多年如一日。他还特别喜欢吃热食、喝热汤,腌肉腌菜更是餐桌上的常客。
今年4月,王师傅第一次出现吃饭哽咽感,自以为是“年纪大了牙口差”,怎料症状持续加重,两个月后已经到了连喝水都要吐的地步,才在家人催促下就医。胃镜探头刚伸进食道,医生就皱起了眉:食管中段的肿瘤已经堵住了大半管腔,病理结果同样是“鳞癌”。
由于肿瘤体积较大,医生先通过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使肿瘤缩小,再实施手术,完整切除病变食管。
三个坏习惯 喂出“重男轻女”的癌
“最近收治的5个病例清一色是男性,绝非偶然。”医生边翻病历边说,临床数据显示,食管癌男女患病比例约3:1,男性更爱烟酒、更难改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
这串扎眼的数字背后,藏着一个个被不良习惯“喂养”出癌症的故事。
这三样加起来 就是“致癌铁三角”
人体食管黏膜适宜耐受的温度在50℃以下,当食物或饮品(如刚出锅的汤粥、火锅、热茶等食物)温度超过65℃时,会对食道黏膜造成反复的热损伤,导致黏膜出现炎症、增生等病理变化;
腌制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会在胃里转化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酒精是脂溶性溶剂,能帮烟草里的尼古丁穿透黏膜屏障。
这些信号是食道在“求救”
“食管癌最狡猾的地方,是早期藏得太深。”岑浩锋见过太多令人惋惜的病例:有人咽口水时总觉得有头发丝粘在喉咙,有人吃硬饭时胸口隐隐发闷,还有人喝热汤时胸骨后闪过一丝灼痛,这些信号往往时有时无,被当成“咽炎”“老胃病”等一拖再拖。等到连水都咽不下时,癌细胞早已扩散,治疗难度陡增。
“其实早期发现并不难,40岁以上哪怕没症状,也该做次胃镜。”岑浩锋提醒,有家族史、长期烟酒史、爱吃烫食的高危人群,35岁就得开始筛查。胃镜下的活检钳能精准揪出毫米级的癌前病变,及时切除就能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此外,放下酒杯、掐灭烟头、少吃腌制品、等热汤凉一凉再喝,这些都是在为食道“减负”。
转发你身边有同样习惯的人!
尽早改掉这些坏习惯!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