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的热浪裹挟着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不少痛风患者开始频繁遭受关节疼痛的折磨。
中医提醒, 夏季是痛风的高发季节。临床数据显示,夏季痛风的发病率较春秋季高出约30%~50%,尤其在三伏天前后达到高峰。此时人体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代谢功能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数量约为春秋季的1.5~2倍,在潮湿闷热的地区更为明显。
夏季小心痛风发作
小王今年21岁,暑假从外地回到台州之后,每周与朋友聚餐三四次。几日前,一次酒后的凌晨,小王的大脚趾外侧关节突然剧痛,红肿灼热,口苦心烦,小便发黄,于是来到台州医院就诊。
检查显示其尿酸值高达710μmol/L(正常成年男性的血尿酸正常范围通常为208-428μmol/L)。中医查体发现他舌红苔黄腻,脉左弦右滑,诊断为湿热痹阻型痛风,辨证后给予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方药,配合针灸、足浴,3天后疼痛缓解。
“夏季气候炎热且多雨,暑湿之邪易侵入人体,与体内痰湿结合形成湿热。”台州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赖权安介绍,湿热郁积于关节,阻塞经络气血运行,会引发红肿热痛,中医称为痹症中的“热痹”。
水分摄入不足、饮食不节也是夏季痛风的原因之一。 “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量大,若未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缩,尿酸浓度升高,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中。”赖权安说,与此同时,很多人夏季喜食生冷(如冰饮、凉菜)、肥甘厚味(如啤酒、海鲜、烧烤),易损伤脾胃,“中医认为脾主运,脾胃受损则水湿代谢失常,痰湿内生,郁久化热,循经络流注关节,诱发痛风。而且这些食物富含嘌呤,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加。同时,冰镇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影响尿酸排泄。”
夏季长时间吹空调、淋雨或汗后受凉,会使“寒邪”入侵,导致阳气受损,使得关节局部阳气不通,气血凝滞,加速痰湿(尿酸盐结晶)沉积。
“起居失宜也是夏季痛风的一大诱因。夏季熬夜、昼伏夜出,违背‘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肝肾功能失调。”赖权安介绍,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关节易受痰湿侵袭,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导致尿酸排泄减少。
警惕两大痛风误区
赖权安介绍,从中医理论来看,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湿热痹阻证)、缓解期(痰湿内蕴证)和慢性期(痰瘀互结证)。
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关节会突然红肿热痛,痛如刀割,夜间加重,多累及大脚趾,伴局部灼热感,触碰即痛,患者常因剧痛无法活动。部分人还会出现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等湿热表现。
缓解期患者关节疼痛减轻,但仍有酸胀感,局部可能残留轻微肿胀,皮肤颜色偏暗。患者多伴有身体沉重、乏力、食欲差、腹胀等痰湿停滞的症状。
慢性期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后关节会变形、僵硬,皮下出现硬结(痛风石,中医称“痰核”),常见于耳廓、关节周围。严重者可出现腰膝酸软、尿中泡沫增多,舌暗有瘀斑、苔白腻。
赖权安提醒,一定要警惕两大误区。一是“年轻人不会得痛风”,近年数据显示,20~30岁人群痛风占比约10%,与代谢综合征年轻化趋势相关;二是“关节不疼=无须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仍需干预,否则可能损害血管、肾脏。
日常如何预防痛风
“日常要保证充足饮水,每天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以白开水、淡茶水、苏打水为宜,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尤其是啤酒),通过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减少高嘌呤食物,即肥甘厚味的摄入,如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等;多吃低嘌呤食物,如新鲜蔬菜、全谷物(玉米、燕麦)等;烹饪时少用油炸、红烧的方式,以蒸、煮为主。”赖权安提醒,应避免冰饮、凉菜等“生冷之品”,以防损伤脾胃阳气。
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冬瓜、茯苓、山药等,可煮成“四神汤”(茯苓、莲子、芡实、山药)日常饮用。
日常可喝“玉米须茶”(玉米须30克煮水)或“淡竹叶茶”,帮助利尿排湿(尿酸随尿液排出)。如果是易上火、口苦的湿热体质者,可加少量菊花、金银花;怕冷、舌淡的寒湿体质者可加生姜、桂圆。
同时,避免长时间吹空调,空调温度不低于26℃,关节处可穿护具保暖,出汗后及时换衣。雨天减少外出,避免淋雨,若不慎沾水,可喝生姜红枣茶驱寒除湿。
起居应遵循“夏三月,夜卧早起”,尽量23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耗伤阳气。适当运动(如散步、八段锦),以微微出汗为宜,帮助排出湿气,但忌大汗淋漓,中医认为“汗血同源”,过度出汗会损伤津液。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值高于正常范围但未发作痛风)应每3~6个月定期检测尿酸水平。若尿酸持续升高,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尿酸药物,将尿酸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建议控制在360μmol/L以下)。
“中医强调‘治未病’,夏季预防痛风的核心在于祛湿热、护脾胃、顾阳气,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减少痰湿沉积,从根源降低发作风险。”赖权安说。
记者:王琛琪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