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亳州市公安局谯城分局
在侦办系列电瓶盗窃案时
上演了一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的精彩戏码
8月12日清晨
亳州市公安局谯城分局
连续接到大杨镇
两位村民报警
称其停放在路边的铲车电瓶
在夜间不翼而飞
民警通过调查发现
毗邻的立德镇
近期也发生多起类似案件
被盗对象从货车
到电动车电瓶不等
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
经缜密侦查
有盗窃前科的郑某
进入了警方的视野
8月13日上午
民警驱车前往
立德镇开展工作
行至半途
一个骑电动车
迎面而来的身影
引起民警的注意
“看!是他!”
只见郑某电动车踏板上
两个编织袋内
有两个方形凸起物隐约可见
很可能是被盗电瓶
为查明销赃去向
民警不动声色
悄然驾车尾随
途中
戏剧性一幕上演
郑某行至一路边时
突然减速
对停放着的一辆铲车
反复打量、观察
片刻后才继续前行
“这是在为下次作案踩点!”
经验丰富的民警
一眼识破其意图
当郑某拐进一家废品收购站
准备交易时
民警一声喝令
迅速出击将郑某当场控制
打开编织袋
6块剪痕崭新的电瓶赫然在目
经审讯
嫌疑人郑某
对其在大杨镇、立德镇等地
连续盗窃多起车辆电瓶的
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其交代
作案均选择午夜时分
专挑路边无人看管的车辆下手
目前
警方已追回全部被盗电瓶
犯罪嫌疑人郑某
因涉嫌盗窃罪
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警方提醒
夜间停放要留心:铲车、货车等大型车辆,尽量停放在有人值守的场所或光线明亮区域。
加装防护降风险:可为电瓶加装专用的防盗锁具、防盗架等物理防护装置,有效增加不法分子的拆卸难度和时间成本,降低被盗风险。
来源 | 亳州警方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