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关于“北京市彻底禁止燃油车进入网约车平台”的消息登上热搜,引起了热议。不过近日,该消息的来源“中国网约车分会”发表了一则道歉声明,表示该信息未经相关部门核实,为这条消息进行了辟谣。
尽管消息被辟谣,但是关于网约车行业,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讨论并没有停止。因为大家明显发现近几年能叫到的燃油网约车越来越少,新能源网约车越来越多,很多城市连出租车也全面新能源化。与之伴随着的,是无数消费者关于新能源网约车乘坐体验不佳、容易晕车的吐槽。
为什么新能源网约车越来越多?这里面确实有一些政策鼓励和节能环保的原因在,但更主要的,其实是出于成本与利润的考量。近几年网约车的每公里单价持续走低,特别是各平台推出“特惠快车一口价”后,司机的利润更是被进一步压榨,想要维持盈利,就要“降本增效”,而作为成本支出的大头,油费自然成为降本的首要目标。
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网约车的吐槽,其实也和成本有很大的关系。新能源网约车乘坐体验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剧烈的加减速过程,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司机为了降低能耗选择强动能回收模式,导致每次松开电门时乘客都会感受到强烈的拖拽感。其实反观近几年关于网约车乘坐体验的各种争议,比如说空调之争、“臭车”问题,说到底,也都是成本问题。
其实说来说去,网约车行业,车只是个赚钱工具,司机也好乘客也罢,对于车是烧油还是充电并不关心,真正关心的只是钱与乘坐体验的问题。如何平衡成本、利润、乘坐体验,实现网约车从业者与消费者的双赢,才是解决如今网约车各种争议的根本路径。
玩技站长微信
发送[PLAYEZU]入群

rainbow-shownow
微信号已复制
玩技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PLAYEZU
公众号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