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持续高温,市民亲水热情高涨,多处天然河湖成为“户外玩水胜地”。然而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市民在消夏娱乐时忽视了安全:在非亲水区域游泳、夜间游泳、登高跳水、儿童不戴泳圈、桨板不避让游船等危险行为屡见不鲜。
7月12日晚9时许,丰台区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内的小龙河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意外。 一名中年男子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为户外水域的安全问题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溺水者是一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骑电动车来的公园,后座上还放了一个西瓜。他应该是第一次来,因为下河前还问别人水有多深。”据了解,男子被救上岸后,有热心群众立刻为他做了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救护车也及时赶到,但都无力回天。不少路过市民闻讯叹息,“一条命就这么没了,西瓜还在车座上放着……”
7月15日,记者重返现场时看到,河边已拉起警戒线并设置“水深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保安人员也在现场值守。但仍有不少市民对此置若罔闻,在河边聊天、休憩,将这里当作休闲场所。更有野泳者反怼记者:“哪条大河没淹过人?”。据了解,小龙河水质为中水,并不适合游泳。
现场保安表示,他们只能以劝阻为主,但常常遭遇无视甚至辱骂。“我们没执法权,管不住这么多人。”保安无奈地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东城区南护城河边。看到在龙潭公园东门外的南护城河水域,几位跳水爱好者利用铁架子、木板和椅子等工具在石栏杆上搭起一块距离水面约3米高的简易跳台。游泳者轮番站上跳台,一个接着一个纵身跃入水中,激起大片水花。显然,没人在意这个简易跳台的潜在危险性。
当记者询问水深时,游泳者满不在乎地表示“有两米七八”,还透露经常有小孩在此游泳,甚至有人从更高的桥上跳下。
记者注意到,跳水、嬉水的现象在什刹海、颐和园的如意门外都很常见,有的地方,水深难以预测,或是水域情况极其复杂,并不是所有野泳者都能应对自如。
温馨提示
玩水请到正规场所,禁止野泳
享受清凉时请牢记“四要”
要观察警示标识
要穿戴救生装备
要避开深水区
要照看好同行者
生命防护最终取决于
每个人的安全意识
让亲水成为惬意而非冒险
毕竟,最美的夏天是
平安归家的夏天
来源:BRTV新闻(记者:颜葵 张虎 )、北京晚报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