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监控拍下广东廉江一名85岁老人被蛇追咬。老人儿子钟先生称,当时他妈妈从药店买药回家,在家门口不小心打草惊蛇,就被蛇追咬,所幸老人没有被咬到。钟先生称,蛇是红白色的,像是眼镜蛇。
近期
多地蛇类频繁出没
羊晚君也多次报道
提醒大家注意
↓↓
广州一小区惊现2米长滑鼠蛇
6月7日,一条滑鼠蛇出现在广州白云区御金沙小区的球场附近。由于小区附近有浔峰山森林公园,因此经常有蛇类出没,部分业主甚至表示,对这些“蛇邻居”已经见惯不怪了。
东莞一男子湖边散步被蛇咬
近日,37岁的黄先生在东莞市松山湖边散步时,无意中踩到了一条小青蛇,右脚大拇指被蛇咬伤。
广东多个公园景区惊现“小辣条”
每年五月起,华南地区开启闷热潮湿模式,隐藏在山林草泽间的“小辣条”们便蠢蠢欲动。近期,广东多个景区、公园频现蛇踪,令不少“幸运”的游客直冒冷汗。对此,有公园提醒游客勿入草深林密的区域。
深圳莲花山公园惊现眼镜蛇
近日,深圳市民刘先生反映,他在深圳莲花山公园散步时,碰到一条眼镜蛇。当时眼镜蛇正在地面上蜿蜒爬行,把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广东毒蛇有33种
常见蛇毒都有血清
不同毒性对应不同血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毒蛇咬伤列为应高度重视的被忽视热带病之一。中国每年4—10月是蛇的活跃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发生25万—28万例毒蛇咬伤事件,蛇伤患者的致残率高达35.18%。
“蛇属于变温动物,一般在夏天比较活跃,出没于草丛、树林和河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温健文说,广东的毒蛇有33种之多,常见有银环蛇(过基峡)、眼镜蛇(饭铲头)、眼镜王蛇(过山风)、竹叶青蛇、五步蛇等。
这些毒蛇的毒性又可以分类三大类——神经毒、细胞毒、血液毒。还有些蛇(眼镜王蛇,蝮蛇)的毒液属于混合毒。
1.神经毒(金环蛇、银环蛇、海蛇)主要影响神经系统。患者中毒后伤口不红不肿不痛,但可能会出现头晕、四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严重者呼吸肌麻痹窒息死亡。
2.细胞毒(广东多见于属混合毒的眼镜蛇)主要是对局部组织产生强烈破坏作用。被这类蛇咬伤后,伤口肿胀发黑,局部有水疱,组织坏死。有心脏毒性,致循环衰竭。
3.血液毒(竹叶青、五步蛇)主要影响血液系统,特别是凝血功能。患者伤口流血剧痛,身体广泛出血,严重者肾功能衰竭,循环衰竭。
被蛇咬伤,广州这些医院能“救命”
据广州市卫健委介绍,目前,每个区都有蛇伤定点医院,都备有足量的抗蛇毒血清,且血清可以医保报销。
图/广州市卫健委
被毒蛇咬伤后应该怎么处理?
蛇类有攻击性,在与蛇“邂逅”后都存在被咬的风险。被蛇咬后请按照四步法处理。
1.缓步撤离
尽量保持冷静,限制被咬伤部位活动,第一时间缓步离开现场,快跑会加快毒素扩散。
2.记住特征
尽量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包括蛇形、舌头、花纹、颜色,最好可以拍照,以便医生精准用药。不要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3.及时取下配饰
去除患肢的手镯、戒指、鞋子等受限物,防止肿胀加重后导致进一步伤害。
4.固定并清理伤口
用绷带(最好是弹力绷带)在患肢进行绑扎,减缓蛇毒的扩散。同时用夹板或树枝对伤肢进行固定。
伤口处请勿直接用水清洗,应使用浸湿的干净布料轻轻擦拭,去除污渍。清理干净后,再用另一块干净的布覆盖。处理后,及时拨打120,或者乘坐交通工具去医院。如果没有交通工具,最好由人背着,到医院治疗。
市卫健委提示,夏季是蛇类高发期,市民外出游玩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高帮鞋子,并将裤脚绑紧。不要轻易翻动草丛、石块或洞穴,可使用棍子左右敲击。可在四肢处涂抹硫磺软膏或喷洒风油精。如不慎被咬,请尽快就医。
防蛇秘籍
被毒蛇咬伤后,广东哪些医院可打抗蛇毒血清?点击查看→被毒蛇咬伤后,广东哪些医院可打抗蛇毒血清?这份名录请收好!
来源 | 综合羊城晚报、新京报、重庆广电、今日关注、极目新闻、第一现场、国家应急广播、云南消防、滁州消防
文字 | 刘颖颖、谢杨柳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