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在云南西双版纳,夜游植物园看萤火虫、逛星光夜市等特色项目十分火热,为游客的夜生活带来更多选择。
当夜幕降临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便会迎来一场自然奇观——萤火虫“派对”。林间草丛中萤光闪烁,宛如流动的星河,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夏夜“星光”体验。
为了满足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植物园还推出了可以识别物种的小程序,游客用手机上传自己夜游时遇见的各类动植物照片,就能得到物种的详细信息。
在西双版纳的星光夜市,入夜后也是灯火璀璨、人头攒动,特色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从白天到夜晚 景点新玩法让游客“留下来”
这个暑期,“科技感”和“体验感”成为各地旅游线路设计的最新关键词。许多景点从白天到夜晚都精心设计了多样的体验项目,为夏日旅游增添了新活力。
在江西滕王阁,迎接游客的是由虚拟数字人王勃担任的AI导游。这位“AI王勃”不仅能讲述滕王阁历史,还能根据游客喜好定制游览线路。在“AI王勃”的带领下,滕王阁内的飞檐斗拱、碑刻楹联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力。
在河南开封,游客能坐船体验“宋朝人的一天”。船上设有互动诗词小游戏,市内的八大景区通过汴河水道“串珠成链”,吸引游客参与其中。
夜幕降临,游客在绵延10公里的游船线路上,就能观赏宋词乐舞、古风舞蹈、杂技等多种表演。夜游项目让游客从“到此一游”转变为“住下来、细细品”,超过32%的游客选择在开封过夜。
体验感同样为自然景区注入新活力。在河北白石山,游客登上海拔1900米的悬崖,近距离感受壮丽云海和嶙峋奇峰。刚投入使用的悬崖大荡绳、云中飞索等体验项目,让自然景观化身探险乐园,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原来的几小时延长至一天以上,景区还专门推出夜游项目。
去哪儿旅行统计显示,游客从“走马观花”向“深度体验”的转变,带动多地景区体验项目收入同比翻倍增长,增速显著快于门票收入。游客“留下来”还持续带动土特产、民宿收入明显增加。
夏夜千灯巡游 来葛仙村感受星河入梦
上饶的葛仙村三面环山,整个村落依山傍水,颇有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意境。这个夏天每当夜幕降临,当地以古画《上元灯彩图》为蓝本,村民和游客们会一起举办热闹的“千灯巡游”,再现古代节庆时分提灯夜游的盛景。
夜幕下的葛仙村,千灯竞放。从空中俯瞰,仿佛跌入了一场流动的星河梦境。由于村子建在山脚下,三面环山,所以灯海看上去并非机械式的排列,而是依山势起伏、随建筑肌理自然流淌,将整个山谷染成一片错落有致的光影画卷。
众秒阁光影变幻 水与火各色表演精彩纷呈
飞檐被金线勾边,檐角悬垂着铜铃的阁楼是整个光影画卷的核心位置之一,也是葛仙村的地标性建筑,叫作“众妙阁”。
夜晚的阁楼成为了光影的屏幕,流光溢彩的灯光聚焦在阁楼上不停变换,各式灯光造型呈现出不同的夜景画面。火壶表演者通过手中闪转腾挪的火壶,在夜空中挥洒出漫天的火星,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水舞台融合光影技术的水幕电影也正在上演,水柱随音乐起舞,律动的光影和水幕巧妙融合宛若仙境。
青石小巷提灯巡游 各地特色花灯别有情趣
除了欣赏夜色下灯火的璀璨,这个暑期,当地也以明朝古画《上元灯彩图》为蓝本,再现夜游盛景,专门推出了夜游主题活动——“千灯会巡游”,可以让游客沉浸式体验。
这座阁楼下是“千灯会巡游”的起点,近百名巡游者手提灯笼,带领游客穿行于葛仙村的青石小巷之中。大家手中的灯笼造型也是各不相同,它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比如有山西的转花灯、河北沧州的盒子灯等。而每一种灯彩寓意也有不同。这款是迷你版的徽州“汪满田鱼灯”,它的寓意就是“步步高升”。而旁边这款看上去十分逼真,以虾为原型的“虾灯”象征着吉祥、红火。还有一些灯彩则非常直接地将祝福写在外壳上来表达美好的祝愿。游客如果对这些花灯感兴趣,就可以自己拿着喜爱的灯,置身于巡游队伍中,沿途欣赏精彩的街市表演。
铅山烫粉 灯盏果 山村特色美食不容错过
暂时脱离队伍,在街边来上一碗当地特色的铅山烫粉。这种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米粉,配合大骨熬制出的高汤,再加上鲜嫩的肉丝、辣椒和胡椒粉,香浓醇厚。或者再吃上几个灯盏果,这个包满馅料,外观酷似小灯盏的小吃,听上去就和“千灯会巡游”特别搭配。如果有爱吃甜食的朋友,也可以尝尝麻糍粿或蜂蜜糕,边走边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万灯祈福 看浪漫烟花秀感受“手可摘星辰”
吃完美食一定跟上队伍,因为巡游的终点“星辰广场”不能错过。当花灯就位,万千油灯汇成祝福图样,游客可以来到其中祈福祈愿,或是登上这里新建成的地标景观“摘星楼”远眺,一边体验“手可摘星辰”的浪漫诗意,一边伴随着远处璀璨的烟花秀,留下一次难忘的夜游回忆。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