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35岁设计师董先生回老家参加婚礼、聚会,连续15天熬夜酗酒,每天仅睡2-3小时,期间混饮鸡尾酒、白酒、啤酒,睡不着时喝酒助眠。
△入院前,董先生手止不住地抖动
返深后,他出现了双手发抖、走路摇晃等状况,甚至出现幻听、意识模糊、记忆下降等症状,随后前往医院就诊,确诊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
△董先生的影像结果显示胼胝体压部发生病变(图源: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啥是胼胝体压部综合征?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城市,胼胝体就是连接左右脑的“跨海大桥”,而胼胝体压部正是桥上的“核心枢纽”。当它因酒精、熬夜或感染“肿了”,大脑信号就会“堵车”,引发一系列“故障”。
“压部”发生病变后,就像电视机信号接收不良,屏幕出现雪花一样,眼睛视物就会受到影响。
除了“压部”,胼胝体的其他部位也有病变,所以董先生才会出现幻听、手抖等症状。
喝酒、熬夜后
出现这些症状千万要警惕
如果你在熬夜、喝酒后出现以下症状,千万警惕:
手抖、走路不稳(像踩棉花)
幻觉幻听(听到不存在的声音)
视力模糊、记忆断片(想不起近期的事)
意识模糊、说话不清
医生提醒,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喝酒+熬夜
你的身体会受到“暴击”
喝酒会加速大脑衰老
2022年3月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对超过3.6万多名中老年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发现: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与大脑容量的减少有关。饮酒越多,脑体积改变的程度越明显。喝酒让大脑萎缩的同时,也会加速它的衰老。
研究中提到:每日平均饮酒2个酒精单位(相当于20ml纯酒精,重量上大约是16g酒精),就会导致大脑衰老2年。差不多相当于平时喝的1瓶啤酒的量。
大量饮酒还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同时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与肝癌、食管癌、胃癌、口腔癌及咽喉癌等有很大的关系。
熬夜会造成多种风险
睡眠不足,不仅会有黑眼圈,还有很多坏处——
全身肥胖、腹型肥胖的风险显著增加,睡得越晚,风险越高;
抑郁的患病风险显著升高;
糖尿病风险上升,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熬夜+喝酒=“暴击”!
医生提醒,熬夜加喝酒这俩凑一块更是“暴击组合”:
肝、肾、胃连夜加班,迟早罢工抗议;
抵抗力崩盘,病毒细菌趁机偷袭,感冒发烧找上门;
短期内可能引发急性不适,长期更是增加慢性病风险。
别熬夜啦!
早睡好处多
变瘦!
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平时睡眠不足6.5小时的成年人,睡眠时间每增加1小时=能量摄入减少162千卡≈少吃1碗米饭。
研究发现,习惯性睡眠不足的人,只要多睡1小时,每日饮食会减少约10克的添加糖。
变开心!
研究发现,一晚上的睡眠剥夺,会让健康的成年人焦虑水平上升27%,一半的参与者甚至超过了焦虑症状的临床诊断标准。
同一研究中指出,充足的睡眠可以恢复调节焦虑至关重要的大脑前额叶机制,帮助稳定情绪,抵抗焦虑。
心血管疾病、
死亡风险降低!
研究显示,睡觉时间每提前1小时(不早于晚上10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显著降低。
另一项研究发现,与晚睡型人群相比,早睡型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更低,代谢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更低,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身体不是铁打的
千万不能过度透支
别酗酒、少熬夜
出现症状
一定要尽早干预治疗!
监制丨郑弘
制片人丨房轶婷
编辑丨温焌意
(央视新闻综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科普中国、中国疾控中心等)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