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背后的“罪与罚”:这些红线绝不能碰

yc888
yc888
作者
16247
文章
0
粉丝
今日头条评论1字数 628阅读2分5秒阅读模式
摘要随着5G、AI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网络谣言呈现出智能化、场景化、裂变式传播等新特点。作为网安民警,我们呼吁广大网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随着5G、AI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网络谣言呈现出智能化、场景化、裂变式传播等新特点。作为网安民警,我们呼吁广大网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真实案例警示

谣言背后的“罪与罚”:这些红线绝不能碰

近期,姚某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配文“孩子因学校不公平待遇跳楼”的虚假信息,引发当地网民关注和担忧,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影响。

经公安机关联合相关部门连夜核实,辖区并未发生此情况,姚某某明知其发布的信息属于虚假信息,为了吸引关注度仍在公开平台发布,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扰乱公共秩序。属地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依法对姚某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网警提示

网络空间的清朗需要每个“指尖”的力量。当我们学会在转发前多一次求证,在评论时多一分理性,在遇谣时多一份担当,就能让谣言失去滋生的温床。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做合格数字公民!

素材|甘肃网警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