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长沙市芙蓉区红园西路的“曹氏名剪·萍”理发店内,店主曹小萍凝视着墙上那张熟悉的照片——袁老坐在理发椅上,面带微笑,头发整洁利落。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年的日子,她提前购买了祭拜的鲜花。
“袁院士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店还在,照片也一直挂着,仿佛他从未离开。”曹小萍说。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52090.html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52090.html
袁老生前在曹小萍店中剪发。受访者供图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52090.html
理发18年,从普通顾客到“家人般的牵挂”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52090.html
2003年9月,曹小萍在湖南省农科院附近开了一家不足十平方米的理发店。开业不久,袁隆平首次光顾,自此成为她的固定顾客。袁老对发型要求简单:板寸头,鬓角平滑,不喜棱角。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52090.html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52090.html
“袁老每次进店前都会亲切地叫我‘小曹’,有时店内忙碌,他便安静等候,毫无架子。”曹小萍介绍,2004年,因店面偏僻、客流量少,她一度考虑搬迁。袁老笑着挽留,“你走了,我剪头发怎么办嘞?”一句话让曹小萍打消了念头。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52090.html
袁隆平不仅为她的店铺题写店名,还亲自设计招牌,并多次题字。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52090.html
起初,曹小萍坚持不收理发费,袁老悄悄将钱留在店内,甚至“施压”道,“不收钱就不来了。”回忆起往事,曹小萍说,“袁老说这是对我的尊重。”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52090.html
2018年底,88岁的袁隆平在海南三亚因病住院,因头发渐长念叨“小曹怎么不来”。曹小萍得知后连夜飞往海南,守候半月直至袁老康复,为他理了最后一次发。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52090.html
“店还在,照片还在,袁老一直都在”
袁老逝世后,理发店依旧每天营业,墙上挂着袁老题字的照片和两人合影。
曹小萍的理发店里,依旧挂着她为袁老理发的照片。田甜 摄
曹小萍说:“每次抬头看到照片,就想起他坐在椅子上聊家常的样子。”如今,她依旧爱向顾客讲述袁老的故事,述说老人的低调、谦和与重情。
袁隆平的生活极度简朴,常年穿着几十元的衣物,却为曹小萍的店铺多次题字,关心她的家庭琐事。18年时间,理发费从最初5元到20元,袁老却总付100元,叮嘱她“给孩子买点吃的”。在曹小萍看来,这种尊重与关怀,与他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的壮举同样动人。
四载光阴流转,曾经稻田里的守望者已化作星辰,老人留下的温情与记忆,仍在细微处生生不息。
全媒体记者田甜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