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夫妻吃凉拌皮蛋中毒住院6天#的话题登上热搜榜。
有所谓的“科学解读”称
皮蛋不能生吃、生吃易中毒
那么
皮蛋真的不能生吃吗?
生吃就一定会感染沙门氏菌吗?
来看专家揭晓正确答案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锋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规食品厂家生产的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皮蛋,蛋白变性完全,皮蛋中可能携带的沙门氏菌等会被彻底杀灭,生吃没有问题。
阮光锋解释说
皮蛋携带沙门氏菌的概率理论上低于做皮蛋的鸭蛋或鸡蛋本身。因为制作皮蛋大都要用到碱性液体,而碱液会导致蛋白变性,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沙门氏菌在内的很多细菌也会因为蛋白变性而死掉。
有研究证明,沙门氏菌可以在碱性环境下存活近1年且保持致病力,也有研究表明,腌制液pH值大于12,皮蛋pH值大于10.3时,沙门氏菌就没有检出。这说明pH值和腌制时间是关键控制点,如果控制不好,才有可能出问题。这种情况在小厂或家庭自制皮蛋时可能出现,但多数工艺规范的正规厂家,该风险相对小得多。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要求,无论预包装还是散装皮蛋,都应该符合GB2749关于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要求,且沙门氏菌都不得检出。也就是说,如果皮蛋品质符合国家标准,生吃就不会有问题。
从大量生吃皮蛋引起的中毒案例来看,皮蛋本身往往不是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原因,而生熟不分的交叉污染才是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身体弱、免疫力低的老人、病人、幼儿或孕妇,最好不要生吃皮蛋特别是散装皮蛋,尤其是散装溏心皮蛋风险更大,这种皮蛋因为蛋白质变性不完全,细菌存活几率较大。
记者注意到
网上还有不少声音认为
皮蛋会引起铅中毒
这是真的吗?
吃皮蛋会铅中毒?
皮蛋会引起铅中毒并非空穴来风。传统皮蛋制作工艺常用含有氧化铅的黄丹粉作为辅料,利用其中的铅离子与硫离子反应产生难溶物来堵住皮蛋壳上的气孔,阻止强碱进一步与蛋白质发生反应,防止已经凝固的蛋白再液化,因此皮蛋中铅含量较高。
但随着科技进步,目前市面上正规厂家都是采用“无铅工艺”,即改用硫酸铜、硫酸锌等代替氧化铅,从而降低皮蛋中铅含量。此外,GB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了蛋及蛋制品中铅含量不超过0.2mg/kg。因此,只要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皮蛋,适量吃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皮蛋壳上黑斑越多,铅越多?
皮蛋壳上的黑斑,其实是食品加工助剂发生化学反应后的沉积物。在腌制过程中,部分蛋白质会发生降解,产生硫化氢并从蛋壳的气孔释放出来,与加工助剂中的金属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黑色硫化物。如以硫酸铜制作皮蛋为例,皮蛋壳上的黑斑就是硫化铜。黑斑的形成与腌制时间、腌制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由此可见,蛋壳上黑斑的多少,与铅含量没有必然联系。
消费提示:
1.正规渠道购买
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选择资质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家;购买时还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上架时间。
2.适量食用
皮蛋中钠含量较高,需要适量食用。特别是孕妇、儿童、老人以及肝肾疾病患者等更应少食皮蛋。一个皮蛋的钠含量就相当于每天钠参考摄入量的1/5,而且用皮蛋做菜时往往还会再加入酱油、盐等进行调味,同时摄入大量的钠会增加体内钙的流失,也会增加血压升高等潜在疾病发生概率。
3.常温储存
皮蛋不宜放置在冰箱中保存,低温条件会影响皮蛋的风味和色泽,使其品质变差。宜将皮蛋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避光保存。另外,剥壳后的皮蛋容易滋生细菌,应在2小时内食用完毕。
记者/李建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