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凌晨,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一名28岁男子在检查时,突然倒地,心跳骤停。
“当时我腿都吓软了,然后我喊救命,立马瞬间来了护士、医生和保安大概七八个人,把我老公抬到抢救室。”男子的爱人说。
危急时刻,医护人员迅速反应,马上开展急救措施。一位护士跪在平车上,持续胸外按压救人。1分钟不到的时间,男子被推入急诊抢救室。医生第一时间进行除颤,启动ECMO,为修复受损器官争取时间。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重症医学科主任倪海滨说:“这个病人救治是非常成功的,转入icu后,病人神志逐渐恢复,三天以后,就把ECMO撤掉了。”
目前,男子在进一步恢复当中。
这次惊心动魄的救助过程一经公布,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大家也向医护人员专业的处置措施表达了敬意和感谢!
对此,记者也进一步咨询了医院相关科室的专家。医生介绍,经过详细检查发现,患者是由于突发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猝死。能够救治成功,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并且不间断的高质量心肺复苏是决定因素。并且,这位患者是在医院倒下,也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心源性猝死的黄金抢救时间仅4到6分钟,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按秒计算的,若不尽快进行有效的抢救,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倪海滨说。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的一项数据显示,如果在院外发生心脏骤停,患者存活出院率仅1.2%。专家也呼吁,更多的非医护人员能够学习并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如果发现有人倒地,出现意识停止(大声呼叫、拍一拍无反应)、呼吸停止(跪下来平视患者胸腹部,无规律性起伏)、心跳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要第一时间开展心肺复苏,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并配合AED除颤。
远离心源性猝死
年轻人要做好这几点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包括心梗、恶性心律失常等。“实际上在年轻人当中,突发心律失常的情况不少见,最常见的原因可能跟熬夜、疲劳、长期心理压力过大等有关。”倪海滨说。
此外,心脏骤停的高风险人群包括: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患者及有家族性心脏病史者,吸烟、酗酒等也会增加心脏骤停风险。
医生提醒,年轻人首先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好体重管理,学会释放压力。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规律服药,并且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干预,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 丨汪乐萍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