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名儿童感染“食脑虫”去世!警惕:病死率极高

yc888
yc888
作者
21555
文章
0
粉丝
今日头条评论1字数 1072阅读3分34秒阅读模式
摘要近日,#接连两名儿童感染食脑虫去世#的话题连续多日登上热搜。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6月,女童杏儿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感染,8月22日,其母亲发文透露,在抢救60天后女儿还是离...

近日,#接连两名儿童感染食脑虫去世#的话题连续多日登上热搜。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6月,女童杏儿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感染,8月22日,其母亲发文透露,在抢救60天后女儿还是离开了。而在此之前,一6岁男童同样因为感染“食脑虫”离世。

接连两名儿童感染“食脑虫”去世!警惕:病死率极高-图片1

一时间“食脑虫”在网上引发广泛热议,什么是“食脑虫”?哪些途径导致感染?如何预防?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到了相关专家。

通过鼻腔、眼睛爬进大脑

“食脑虫”感染死亡率可达95%

据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神经内科主管护师高攀介绍,阿米巴原虫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因生活环境差异,可分为内阿米巴和自由生活阿米巴。内阿米巴寄生于人和动物,自由生活阿米巴生活在水和泥土中,部分种类偶尔侵入动物机体,其中一些能感染大脑的种类,便被称为“食脑虫”。其中,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和棘阿米巴是最值得关注的两类。

据了解,福氏耐格里阿米巴会引发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起病极快、进展迅猛,死亡率高达95%。湖泊、河流、温泉、甚至消毒不彻底的泳池、家用热水器、土壤里都可能存在这种“食脑虫”,其会通过鼻腔进入,“爬”进大脑。

接连两名儿童感染“食脑虫”去世!警惕:病死率极高-图片2

食脑虫通常通过鼻腔进入大脑,引起脑实质损害

而棘阿米巴可能引起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和棘阿米巴角膜炎,前者比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慢,但也致命,后者严重可导致失明。棘阿米巴在淡水、海水、土壤、灰尘、空气、家用水管里都可能有,可通过皮肤伤口或吸入进入,但更常见的是被污染的水源进入眼睛后感染。

早期症状与感冒、脑膜炎相似

出现这些情况立即前往急诊科

“阿米巴脑炎早期症状很像重感冒或普通脑膜炎,很容易被忽视或延误。”高攀提醒,如果出现剧烈头痛、高烧、频繁恶心、呕吐、脖子发硬、疼痛(颈部强直),精神变差,闻不到味道或尝不出味道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若出现抽搐、昏迷,身体一侧无力、面瘫、看不清、说不出话,呼吸困难等,说明可能已经进入快速进展期,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最近的急诊科。

预防措施

高攀表示,对孩子而言,要避免在温暖的淡水湖、河、温泉中跳水、潜水或将头完全埋入水中。在浅水区玩,别让孩子使劲扑腾搅动水底泥沙,使用鼻夹是防止鼻腔进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避免用可能被污染的自来水直接冲洗鼻腔,洗脸时也注意别呛水进鼻子。

对于成年人,在使用隐形眼镜时绝对禁止直接用自来水冲洗、浸泡镜片或镜盒,使用专用护理液清洁、消毒和储存。定期更换镜片和镜盒,摘戴前必须彻底洗手,佩戴时严禁游泳、洗澡、泡温泉。

7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也曾发布关于“食脑虫”的健康提示。其中称,我国迄今累计报告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病例仅40余例,属罕见的寄生虫病。公众无需过度紧张,但需提高防护意识。

疾控机构五项针对性预防建议

避野水,尽量避免在野外湖泊游泳或戏水,避免搅动水体沉积物;护口鼻,在自然水体活动时佩戴鼻夹、泳镜;防伤口,皮肤有破损时避免接触自然水体;洁鼻腔,使用灭菌生理盐水或煮沸冷却后的水冲洗鼻腔;排陈水,长期未使用的水管,需先排放积水再使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瑰玮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