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六记”致歉!专家详解酸辣粉霉变成因

yc888
yc888
作者
20488
文章
0
粉丝
今日头条评论2字数 1595阅读5分19秒阅读模式
摘要多见于发酵乳制品,在辅助消化和免疫调节方面多有贡献。

日前

“麻六记”品牌运营方

就两批次酸辣粉湿粉饼霉变问题

向消费者致歉

召回声明中透露

粉饼霉变原因是

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不足

导致部分产品受环境细菌污染

什么是环境细菌?

它为啥会让酸辣粉粉饼霉变呢?

了解环境细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吴晓蒙向记者说,环境细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和食品生产设备表面中,和消费者日常息息相关的主要有致病菌、腐败菌和有益菌三大类

致病菌也叫病原菌,它们可能直接来自污染源(如粪便、病畜),当它们进入人体时,会破坏细胞或干扰身体正常活动,引发食源性疾病。致病菌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叫作条件致病菌,又被称为机会致病菌。正常情况下,条件致病菌不会引起疾病,但当人体免疫力降低(如老人、儿童、患者)或菌群失调时,它们就可能趁机繁殖并引起感染。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食物,有些人吃了会生病,有些人吃了不会生病的原因。

腐败菌是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元凶,它们通过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营养物质,导致食品出现异味、变色、变质等感官性状异常。同时,其代谢过程中会破坏食物营养组分,并有可能产生多种有毒性的代谢产物。

有益菌,比如乳酸杆菌,多见于发酵乳制品,在辅助消化和免疫调节方面多有贡献。

除了环境细菌的风险隐患,大多数食品发霉腐败会有霉菌兴风作浪。但需要注意的是,霉菌其实不是细菌。吴晓蒙解释说,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属于真核生物,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两者的生物类型、细胞结构、菌落形态均有明显不同。不过,尽管二者分属不同阵营,但食品发霉,往往源于这两种菌的影响。

消费者对食品发霉腐败的原因

认识如何呢?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100余位消费者开展了消费认知微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5%的受访者认为食品发霉腐败是食品生产或储存环境中的细菌在作怪,另有45%的受访者选择了霉菌。

酸辣粉湿粉饼为什么易霉变?

麻六记官微声明称,出问题的是生产日期为6月16日和18日两个批次的产品。那么,这两个批次的产品为何离生产日期仅1个多月就霉变了呢?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此次微调查的电话追访中了解到,约有25%的受访者虽然不了解酸辣粉有湿饼和干饼之分,但都认为水分较多可能是霉变的主要原因。

常见的酸辣粉粉饼有干粉(干饼)和湿粉(湿饼)两类:

制作干粉将粉条直接脱水即可,脱水后粉饼含水量在10%左右,原料或环境中的微生物活性因此被抑制或阻断,仅需防潮包装即可常温保存数月;

制作湿粉需将粉条浸在水中泡发后再蒸熟,含水量在50%左右,这种情况下,如果杀菌不彻底,就易导致初始菌落超标。同时,湿粉还需要从储运、售卖到家庭存储全程冷链,一旦出现温度波动,就易引发霉变。

相关实验研究证实,酸辣粉湿粉霉变虽然环境细菌脱不开干系,但真正引起发霉的“主犯”却是霉菌。霉菌“长大”前是霉菌孢子,漂浮在空气中或隐身于食品原料里,当温度在20—30℃、湿度在80%—90%时,霉菌孢子在24小时—48小时内即可萌发,导致肉眼可见的霉斑。

湿粉酸辣粉选购、储存、食用建议

选购:重点关注生产日期与保质期。

湿粉饼保质期通常为6个月(180天),少数为8个月(240天),建议优先选择生产时间最近的批次,出厂时间越短,风险相对越低。注意查看包装的密封性和售卖环境。购买时确认包装无破损、胀包或漏气现象,密封不良的产品易受环境微生物污染;应特别关注商品是否在低温冷藏货柜存放,慎购脱离冷链的打折促销商品。

无论产品是否未开封,粉饼及调料均需按说明书要求置于冰箱冷藏。

食用:切勿食用霉变粉饼。

煮食前应检查粉饼状态是否正常,正常湿粉饼松散易分离,而霉变的粉饼常有白斑、绿霉或刺鼻异味,有些粉饼虽然表面无明显异常,但内部发霉后常会粘连成块、手触摸后感觉发黏或潮湿渗水。此外,油料包分层浑浊、粉料包颜色灰暗、结块硬化或带绿色斑点,也均可能出现了变质。发现这些情况时,即使食品未过保质期也应立即停止食用。

开封后煮熟的酸辣粉最好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其间如有短时间冷藏,再次食用前需充分加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酸辣粉粉饼即使目测没有霉变,但只要出现异味就提示有霉变的可能,哪怕充分加热也不能食用。吴晓萌解释说,霉变会导致食物营养成分流失,同时还可能生成真菌毒素,无论清洗或加热均无法彻底消除。发霉食物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素耐热性强,分解需要280℃以上高温,而日常烹饪蒸煮无法达到此温度。食用这样的酸辣粉,很可能引发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症状,还有可能致癌。

记者/李建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